大家可以的話去找來喝喝看吧! 名字脫俗喝起來也順口的清酒。
最近(因為時間很多)和很多朋友見面吃飯,大家在工作上或事業上似乎都表現得讓人敬佩,就算是做公務員的朋友,也當上基層主管了。
這應該是這個年紀的我們共同的生活經驗吧?
工作年資七八年,從菜鳥專員開始,建立起自己在產業的人脈和知識、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然後自然而然的成為主管或者創業。
不過,大家都很焦慮。
在外商公司上班的A,擔心現在這個老闆沒有肩膀,總是在緊要關頭放槍讓他背黑鍋,前幾天老闆還說要跟他重新談一談薪資結構,可能要減薪。面對公司的不確定性,他很難在工作表現上放手去做,畢竟,努力爭取業績不見得可以免於被公司裁員,那不如少做少錯的默不出聲。但是正在衝刺的年紀啊,也想有一番成就啊,這樣的無力感讓他沮喪。
我問他為什麼不要乾脆離職跳槽,說不定可以找到更能發揮的工作,他說,他不知道能不能再找到這樣薪水的工作,畢竟外商薪水比較高,而且自己剛剛有了小孩子,房貸也還在交,家庭收入必須維持一定水準。
他想買車,卻猶豫再三。不知道甚麼時候可能被裁員。
在一間知名軟體外商上班的H,比我更為資深,已經是業務總監的他,最近也開始擔心工作不保。因為產業已經明顯把重心放到中國 (以前是只有生產或ODM會去大陸談,台灣起碼還有RD優勢,所以公司還會在台灣放業務資源,爭取RD採用),現在連鴻海都把RD拉去大陸了,能做決策的老總們也幾乎都被派去大陸當台幹甚或是直接由大陸當地人管理,台灣的業務要跟誰談? 能做決定的頭兒們都不在台灣了要談甚麼? 但他也不敢主動離職或創業,房貸車貸家庭支出孝親費,他說他輸不起。
創業的H倒是信心滿滿,他覺得他在做的這個事情是史無前例,講得口沫橫飛理想遠大,仿若是他一旦開始執行,一年內台灣人都會買單,三年放眼大陸,五年之後可以進攻美國市場,十年上市沒問題!
他找不到人投資。
是的呀,你很有理想,覺得這個想法絕對可行一定能SALE,但是大家是不是也這樣想呢? (不好意思啊H,但我也覺得你這個計劃在行銷策略上有好多問題,但我不好點破...) 你就算真的有個好計畫,但你不認識VC,你沒有人脈,家裡也沒有個五百一千的,你要怎麼開始? 好吧,你也工作一段時間有點存款,所以你用自己的存款開始執行計畫了,但你的錢在一年內就會燒光,一年之後呢? 現在已經過去八個月了...
私以為,這個世代的我們,比起下個世代淡薄的家庭觀念,我們想要照顧父母,想要留點甚麼給孩子 (就算真的沒能力留財產給孩子,也希望能做到不要債留子孫),所以總是想東存西省,一年能出國玩兩次已經能讓朋友羨慕得流口水了; 比起上個世代,我們的競爭環境更激烈,我們不只要跟國際競爭,還要跟中國大陸車拼,他們價格更低是吧? 我們也行! 就這樣咬著牙拼了,但是再創台灣經濟奇蹟的可能性變得好低好低,因為你有好東西,中國有更便宜的東西、韓國有更高品質的產品,像捏螞蟻一樣的把你打死。
所以我的朋友們,感覺壓力都好大,最近也剛失業的D好擔心找不到工作造成家裡的負擔,所以一直要我教他英文也很努力在找工作,因為他怕成為沒有價值的人。
個人認為,當社會條件成為你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你就輸了。
雖然現在社會地位和物質條件似乎等同於人生價值 - 你有好的工作、好的薪水好像就等於給你的人生蓋上了"成功"的印章。
朋友以前羨慕我在外商當經理,有錢有閒還能出差旅遊,所以我很成功,現在我失去這份工作了,好像就不成功了,還有點失敗。
但我本來就隨時可能失去工作啊!
有的人就是比較好運,所以他功成名就,所以他這輩子不愁吃穿,不過這不保證他很快樂。
我真心認為,失去工作只是單純代表我失去了之前找到的那份工作,那份我人生經驗中的一份工作。再找就有,而且可能是更有意思的工作也說不定。
畢竟,很難說哪時候會遇上好運耶,所以只要努力讓自己的生活充實,等到好運降臨的時候,已經準備好接受,那我就是真的"成功"了。根據眾多心靈書籍的說法,一直勉強自己在不快樂的狀態下,遇上好運的機率會大大降低,這是有名的宇宙吸引力法則。(哈!)
如果衡量標準是自己內心的豐富和喜悅,不僅限於社會成就,那麼,台積電CEO這一生不一定過得比街口的流浪漢更有價值。我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