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的計畫就是逛遍牛津。昨天晚上在網路上找了很多資料,整理很順路的一日行程如下,供有機會到牛津玩的捧油們參考。


(如果你有牛津地圖的話,請拿出來搭配服用。又,地圖飯店或車站拿就有了,不需要花錢買唷)


牛津是一個沒有地鐵,但走路就可以走遍大多數景點的城市,所以先坐公車或計程車到市中心,11號公車就可以準備出發了!


早上十點到達Ashmolean博物館 - Beaumoni St. & Magdalen St. (免費): Ashmolean Musium建於西元1683年,可說是英國僅次於大英博物館的超級博物館。2009年取得補助款重新整修,但因為建築物本身具有歷史意義,所以實際上什麼也都不能動。在這樣的前提下,設計師利用"夾層"的概念,將整體內部變身為極簡後現代,但又沒有動到整棟建築物的本體 (不知道這建築師是不是有來台灣參考我們的夾層工法,台灣超多的啊,只要超過三米六的房子應該都有作夾層吧?!) 。這裡的語音導覽只提供英語,解說指標不清楚,而且其實講的跟說明板上的一樣,個人沒有很推薦使用。但這裡展物非常多,幾乎都是私人捐贈 (英國人都好愛國啊!),世界各國的東西和年份都有,中國部分還介紹蔡倫造紙還有蒙古文化 (我看到蒙古靴的時候,覺得當時的蒙古人好時尚,因為那靴子如果有賣我也好想買啊啊啊....超級好看的啊!!  


個人認為特殊的部分,就是有驚人的小提琴收藏,包括現代提琴的前身,在這也都看得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可能是) 製琴教父 Antonio Stradivari製作的"Messie 彌賽亞"。為什麼說是可能是呢,因為其實沒有人能證實這是他本人親手製作的,但能確定的是,使用的木頭跟他工房的用的是一樣的,所以也有可能是他的學徒製作的。這把琴除了名聲響以外,還有個特色,就是幾近全新。原因是這把琴做好之後就被收藏家買走,而不是小提琴家,所以幾乎沒被拉過,後來經手的人也想保持他的狀態,所以也沒拉。這樣有歷史、名氣響,又九成九新的琴,對誰來說都是夢幻逸品啊... (另外這把琴名字的來由也很有趣,故事太長我就不講了,有興趣自己去找找囉) 這裡也有Andrea Amati本人製作的提琴,這位製琴師是定義現代小提琴的始祖,台灣奇美博物館裡也有他學徒做的琴唷! 這間博物館跟台北故宮比的話不算大,所以走起來不會腿斷掉,內容又非常豐富,很值得一遊。大推!


午餐@Jamie's Italian - George St. 24-26:  逛完博物館,不僅適合稍作休息,也該吃午餐了!  個人大推大家都很熟的傑米奧利佛 (Jamie Oliver) 在Oxford開的餐廳! 不僅回來可以跟朋友誇口,還真的很好吃耶!!! 出博物館後朝Magdalen St. 直直走,遇到George St. 右轉走沒十分鐘就會到囉。我共點了三樣: 橄欖 (World's Best Olives on ice)、綜合火腿(Seasonal meat antipasti plank)、和當日特餐的魚。我只能說,真是太好吃了啊 傑克~~~~~~~~~ 大心~~~~~~~~~


Covered Market - Cornmarket St. & Market St.: 吃飽喝足之後,請延著剛剛的George St. 往回走一點點,就會看到Cornmarket St.,這裡可以稍微逛一下街,因為這裡可以說是牛津的忠孝東路啊,呵呵,然後右轉,看到Vodafone那裡就是Market St. (基本上你不可能錯過,因為這兩條路是牛津的主要逛街幹道)。Covered Market就在Vodafone的後面,要繞過去,基本上就是當地人買菜買魚買肉買餅乾買幾乎所有東西的地方。那裡很有名的就是Ben's cookie,我也去排隊買了鐵盒裝的三片餅乾(鐵盒以後還可以重複使用,很不錯)。


Covered Market附近有個Carfax Tower,可以去登高望遠,但因為我因為考慮到當地基本上就是樹跟小房子,沒有什麼看頭,所以沒上去,但當地人都會很誇張的說那很高很高的塔.... = = 自己斟酌囉。


Alice's shop & Christ Church Cathedral - Aldates St.:  Covered Market有很多出口,所以找到出口在Aldates St. 的那個,沿著Aldate St.往南走,就會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店,先在這裡朝聖一下,就可以前進Christ Church了。 我個人覺得愛麗絲的店很沒什麼,要不是她就是"那個愛麗絲"的話,應該很快就倒店了.... (店很小間,然後東西貴又不實用,我逛了三圈還是挑不到東西買,只好空手出來,倒是旁邊的咖啡店很不錯,我覺得茶很好喝又大壺,scone也還蠻好吃的...)


總之在愛麗絲的店停留五分鐘之後 (相信我,五分鐘絕對綽綽有餘),你可以先去隔壁咖啡店喝杯下午茶,然後走到對面的Christ Church visitor's entrance去找哈利波特玩。進去校園不用錢,不過要進去電影看到的學生餐廳還有他們打魁地奇球的大院子,就得交六英鎊。六英鎊換來無數張照片還有一本小冊子,說明你花六英鎊可以看到的九個景點: 教堂前大草地、修道院、小小的噴水塔、食堂(就是電影裏那個學生餐廳)、走廊 (好像電影也有拍到這個走廊啊)、教堂、Tom四方庭院(打魁地奇的地方)、日晷 (很多人都會忽略...)、Peckwater四方庭院,和Canterbury四方庭院。貴是貴,但看到電影拍攝場地還是蠻有意思的。


Bear (Pub) - Bear Lane: 跟著人潮走出Christ Church學院之後,可以先稍微向北走一點點去Bear Lane那邊一下,因為那裡轉角有間很小但名氣很大的pub,去喝杯啤酒吧! :D


Magdalen College & Punting - High St. & Rose Lane: 從Bear (或Christ Church)出來後,就朝Merton St. 走去 (Christ Church導覽出來其實就是接這條路了)。一直走就會接到牛津最重要的路 - High St. 看到High St.右轉,就會看到Magdalen在你的左手邊,這是牛津最古老的學院之ㄧ,創立於1480年。學院後面有養了60隻鹿。我當初就是聽說校園裏有鹿很有趣,基於好奇心進去看看 (雖然有人說你就大搖大擺的假裝是學生進去,不要管門口收觀光客錢的人,但這已經證實是不可能的了,他每個都會要求你出示學生證,要逃票是不可能滴~) ,但我只能說,這六英鎊完全沒有價值! 我進去十分鐘就走出來了。鹿很瘦而且還隔著一條小河和欄杆,根本沒什麼好看的... 良心建議是不要花這個錢進去了,直接去橋那邊punting吧。


punting就是划船的意思,跟台中公園那個概念是一樣的,只是你除了自己划外,也可以選擇請人幫你划這樣(價格差一半喔~ 13 V.S. 26英鎊)。話說我上個月和友人去台中公園兩人划都划到要吵架了,自己一個就更沒意思了吧 (冏),所以就沒親身下去玩了。雖然人家說這是體驗牛津最好的方式.... but, no, thanks.


到這時候呢,時間應該已經逼近五點了,沿著剛剛來的High St.往回走,沿途上有很多商店可以逛 (畢竟是最主要的道路碼~),一路逛回到market street,就可以在這附近吃晚餐啦! 將將好!


牛津說真的,景物都很像。我本來是想去參加走路導覽的,但要聽這些歷史,我很沒輒...  有水準人士可以去遊客服務中心那邊找導覽員參加導覽,更了解牛津大學和各學院間的歷史和故事。也不貴,又可以比較深度這樣... 我這種沒文化的人就算了...


博物館在這小小的地方就有四間,你可以選擇做個博物館一日遊,應該也很有意思。但我的選擇,是去一間具代表性的博物館,有其他時間看別的東西。我沒有花很多時間逛街,因為我想逛街的話,倫敦可能還更合適一點。


p.s. 在台灣參與的The Big Issue志工活動,剛好今天在路上也看到有街友在賣,我就掏錢買了一本。很特殊的感受。


p.p.s. 英國天氣很有名的不怎麼樣,這幾天對我來說都算蠻冷的,大約十度上下,但街上大約有一半的人都穿短袖,還有穿細肩帶小洋裝的,光看我就覺得好冷啊! 從服裝打扮,就可以立馬判斷是不是當地人了吧?! 呵呵。


p.p.p.s 今天早上搭計程車進市區的時候,司機先生(一個講話印度腔很重的老先生)顧著跟我講話,一直回頭,結果在停紅燈的時候撞到前面的車,然後還一直怪對方怎麼綠燈了還不走。結果他們雙方都沒叫警察,可能這裡都是由保險公司處理吧?


p.p.p.p.s 在Aldates St.上看到一間書店,全店所有書都只要2英鎊,也未免太便宜了!! 大家有經過可以去那裡買書,因為台灣的英文書都貴松松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雜貨店老闆娘 的頭像
    雜貨店老闆娘

    雜貨店老闆娘的寒酸談話

    雜貨店老闆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